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时间:2025-10-06 19:40:32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热】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热】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值班电话:

(2)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中毒、传染病事故的应急处理。

2、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

各种应急器材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当发生了中毒、传染病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与事故应急小组联系。接到消息后,应急小组副组长立即赶到出事地点,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是患传染病和其来源.施工队办公室拨打"120"紧急事故报警电话,门卫负责在大门口接应。施工队长负责指挥,并在事故过后出具事故经过报告上报施工管理部。应急小组组长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事故发生地点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如:令其将胃里的`东西呕吐出来,当发现其中毒较深昏迷时,立即将抬到大门口,等救护车的到来,或直接送往就近医院,传染病患者直接送往医院。项目部办公室负责配合急救人员的后勤工作和负责指挥及联络工作。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到达事件现场后,立即责令项目部即刻停止生产,组织事件调查,并将事件的初步调查通报应急小组组长。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2

一、概述

食物中毒是由于误食被细菌、毒物等污染或含有读物的食物后,引起人体损害产生中毒症状的疾病。为了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给人员带来的危害,确保员工身体健康,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或职责不清楚造成指挥失灵,延误抢救时间,结合项目部实际制定应急豫案。

二、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相应的食物中毒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其他部分人员组成。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报公司领导小组备案。职责如下:

1、 组长:接到报警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2、 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救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救工作,并做好事故的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

3、 相关部门

①办公室:值班电话设置于办公室内,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

②其它职能部门/单位: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调配抢险物资、设备和技术人员,投入现场抢险工作。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吃入食物被某些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而致;

2、 毒素(真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为有害真菌;

3、 植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毒蘑菇及发芽的马铃薯。

四、食物中毒的特点

1、 在集体食堂或家中用餐,可因吃同一种有毒食品而爆发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2、 潜伏期短,大多在摄入有毒食品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3、 临床症状大多相似,一般以急性胃肠炎症为主。

五、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1、 催吐:只要胃内尚有毒物存在,都应作催吐处理,催吐是排出胃内毒物的最好办法;

2、 可用硬羽毛、匙柄、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喉壁使之呕吐,同时口服清水,反复刺激呕吐,以胃内为清水为度

3、 将食盐8克溶于200毫升温水中反复口服;

4、 病情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急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旧址。

六、食物中毒的预防

1、 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不食用有毒食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

2、 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作好食品民事行政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3、 掌握如下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重要环节:

① 禁止销、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② 防止食品污染或变质;

③ 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变质或污染;

④ 加强食品的制、贮食用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

⑤ 食堂和家庭应做到有计划的采购和烧煮食物,尽量不积压;

⑥ 从事炊事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传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⑦ 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4、 食前消灭病原体

① 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污染的食品做到不买、不做、不吃;

② 饭、菜要煮熟、烧透、剩饭菜一定要回锅,烧煮后方可食用;

③ 吃凉菜时,用开水短时烫炒,用凉开水冲洗,并加醋调味,以消灭病原体。

5、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① 认识有毒动物、植物,以防误食中毒;

② 养成卫生习惯,不可随意摄食;

③ 不用锌、铜、铁、锑等器具烧煮或贮存酸性等食物,避免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

④ 严格遵守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制度,防止食物污染而导致中毒。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3

1.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本公司正常后勤保障或后勤服务秩序,最大限度的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及其所属单位餐厅和食堂发生食物中毒后的行为管理。

3.参照文件

《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高速公路分公司卫生管理制度》

《xx高速公路分公司食堂管理办法》

4.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4.1服务区餐厅和各单位食堂是后勤保障的重点部门,餐厅或食堂负责人要坚持每一天对餐厅的物品、食品进行安全巡查、监督。发生食物中毒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抢救:

4.1.1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

①在服务区餐厅或单位食堂用餐的司乘人员和员工短时间内出现多例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由现场管理人员向值班领导报告,并启动相应预案。

②值班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

③值班领导应当立即向管理处和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④现场管理人员根据事态发展趋势,如果认为食物中毒事件严重的,经请示值班领导 ……此处隐藏10147个字……存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不要对食品加工场所及食堂进行请扫和消毒,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3.观察未发病幼儿的身体状况,掌握食物中毒的确切人数。

4.主动配合上级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如实反映事故情况。

5.落实上级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5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建立和完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应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反应能力,确保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反应迅速、决策正确、措施果断、运转高效、处置得当,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食源性疾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行。

本预案适用于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区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四)食物中毒事件分级

根据食物中毒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我院将食物中毒事件划为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三级。

1、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Ⅱ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例(含100例)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

2、较大食物中毒事件(Ⅲ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100例(含100例),或出现死亡病例。

3、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Ⅳ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

4、分级标准将根据相关的分级补充和调整规定作相应调整。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院长负责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职能科室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根据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的建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

组长:麻大才

副组长:尹仲彪、胡建华

组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责

1、落实指挥部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根据总指挥的指示,组织召开指挥部成员会议,研究应急处理有关工作;

2、研究协调解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3、检查督促各科室、各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事件,防止蔓延扩大;

4、负责相关信息的报告、新闻公告及其他相关工作;

5、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牵头组成。其职责是:协助总指挥负责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协调解决应急处理工作中条块之间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做好社会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

三、建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及时按规定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一)报告责任单位及报告时限、程序

1、医院应当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2小时内向宁安市卫生局报告。

2、市卫生局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应当通知有关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共同的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内容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分为紧急报告、进度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

1、紧急报告应当包括时间、地点、暴露人数、有症状人数、主要症状及严重程度、临时控制措施、现场调查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等。

2、进程报告是在紧急报告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初步判断等。

3、结案报告应包括事件经过、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结果、结论、控制及预防性措施的建议等。

4、报告时间要求。紧急报告应在知悉事件后2小时内报告;进程报告应根据事件处理的进程变化或者上级要求随时报告;结案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日内报告。

四、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反应和终止

(一)应急反应原则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医院以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反应。对在学校、区域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要高度重视,可相应提高报告和反应级别,确保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得当,维护社会稳定。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应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二)应急反应措施

(1)发布信息和通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发布本地有关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信息。

(2)开展事件评估:组织专家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评价等。

(3)配合疾控部门进行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验。根据对初步调查情况的初步判断,进行采样检验。

五、医院具体工作

(1)开展病人接诊、收治的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

(2)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病人,应按规定报告市卫生局以及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反应和终止

应急反应终止前,市卫生局应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等的联系,尽早组织专家对终止应急反应的条件进行评估和技术指导。

六、食物中毒事件善后处置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及主要负责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对有关科室予以通报批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照预案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隐瞒、缓报、谎报的;

2、未按照预案规定采取应急措施的;

3、对事件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

4、违抗医院应急处置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应急任务的;

5、工作人员在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处置期间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的;

6、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

七、附则

(一)本预案由医院负责解释。

(二)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